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党建文化

十年科研路 援疆再启——记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副研究员 何文清

文章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5-11-23 浏览量:

【个人简介】

何文清, 男,博士研究生,1974年生于内蒙古突泉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农业部寿阳旱地农业重点野外科研观测试验站站长,2014年赴新疆挂职锻炼,现任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田水利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一直从事旱地节水农业与农田环境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

2004年何文清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旱作节水研究室,从事旱作节水农业研究,从此扎根科研一线,一干十年,十年间曾为获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默默挥汗在田间,十年间也曾无数次辗转到全国各地奔波调研,办公室、实验室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工作习惯,而今回首过去,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沮丧,但十年的坚守与磨砺,让何文清对科研已没有了当初的懵懂困惑,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20151102090807664925.jpg

2004年何文清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旱作节水研究室,从事旱作节水农业研究,从此扎根科研一线,一干十年,十年间曾为获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默默挥汗在田间,十年间也曾无数次辗转到全国各地奔波调研,办公室、实验室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工作习惯,而今回首过去,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沮丧,但十年的坚守与磨砺,让何文清对科研已没有了当初的懵懂困惑,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扎根旱农,坚守寿阳

    从2004年7月参加工作,山西寿阳野外科学实验站已是何文清每年从春天到秋天蹲守时间最长的地方。从实验田的播种、田间管理到最后的收获测产,每一阶段的田间工作和实验工作都需要亲力亲为。寿阳旱农试验站地处山西寿阳县宗艾村,交通不便利,要经过多次的辗转倒车才能到达,试验站生活条件较差,经常断水断电,因此艰苦奋斗已是每个坚守者必备的生存法则。为了试验站能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生活条件,何文清也协助所领导积极申请各种实验经费和建设经费,实验站于2005年经农业部评估命名为“农业部寿阳旱地农业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11年7月,寿阳实验站进入农业部学科群框架,命名为“农业部寿阳农业环境与旱作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试验站的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12年,经同事推荐以及所领导的考核,何文清被研究所任命为寿阳试验站站长,承担起试验站的管理工作。

献身科研,无私奉献

    何文清作为旱作节水研究室的业务骨干,承担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等10多项的科研课题研究。项目涉及的实施地点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新疆、湖北、陕西等地。面对繁重的科研任务,他能够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项研究试验工作,特别是在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实验站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何文清仍然在试验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亲历亲为,认认真真。由于需要进行试验的布置、数据的采集以及与地方合作研究人员的交流等工作,所以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要经常辗转在这些试验点之间,一年中要有半年多的时间在外出差蹲点。在承担完成国家科技任务之外,他还积极参与承担了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生产调研以及研究所和研究室的发展规划、调研报告等公益性工作,表现出无私奉献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在急、难、重的任务面前积极主动、豪不退缩,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件工作。
    虽然承担的科研任务繁重,何文清仍然能够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完成。辛勤的付出也换来了些许的回报,在科研任务方面,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项,所企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3部。 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鉴定成果2项。研究成果先后在CCTV7“聚焦三农”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日报以及辽宁日报等新闻媒体刊登和播出。

挂职援疆,续写新章

    2014年9月,何文清为响应中央组织部的号召,同时又考虑到自己多年来一直在新疆从事残膜污染治理科研工作,所里决定派何文清到新疆挂职援疆,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的时候,家里人一致反对,妻子在外地工作,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援疆意味着家里人都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但是何文清为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在新疆能得到更深入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在国家大力援疆的工作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是耐心地做通了家人的工作,毅然踏上了三年的援疆之路。时至今日,援疆已是一年有余,与家人更是离多聚少,但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新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援疆的一年多时间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桥梁和纽带的左右,积极协助新疆农垦科学院申请了科研项目,帮助年轻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邀请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团队来到新疆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为新疆农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注入更多的新的理念和新的力量。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相信辛勤的付出,必能续写出人生最华丽的篇章。

上一篇:环发所举行2016年离退休老干部新春团拜会 下一篇:张庆忠:秸秆禁烧—疏堵结合讲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