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团队建设
  4. 生物节水与旱作农业团队

【中国农村网】我国旱地农业科研成果显著 形成典型区域发展模式

文章来源 :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梦迪 发布时间: 2021-01-29 浏览量:

       1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创新发展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介绍了我国旱地农业的发展情况,旱地农业的科研进展和下一步工作部署。
       会议指出,进入到“十二五”,旱地农业研究重点从聚焦粮食到农林牧综合发展,既要产量也要效益。特别是“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全国科技力量在粮经饲种植业和农林牧综合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针对主要类型区资源环境条件,优化适水种植结构和制度,集成土壤增碳扩容、集雨覆盖抗旱、适水间作种植、秸秆适水还田等关键技术,配套专用肥、保水剂、作业机具等技术产品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典型区域发展模式。
       华北丘陵半湿润偏旱区秸秆适水还田技术模式(山西寿阳模式)基于沟川坝地良好的水肥条件,采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结合施用玉米专用缓释肥,秋季进行深耕翻施肥;基于垣坪旱地存在水肥胁迫,采用玉米秸秆冬春覆盖保墒、春播前撒肥深耕旋耕镇压播种一次性完成上述作业。该技术模式应用,可以实现玉米增产10%~25%、播前耕层土壤含水率提高2.3~5.1个百分点、耕层土壤有机质3年累积提升1.0~1.8g/kg,硝态氮淋失率降低12.1%~25.4%,肥料利用率提高4~6个百分点,达到提高旱地玉米秸秆利用率和水肥利用效率、减轻硝态氮淋失,培育肥沃健康农田目标。
       东北风沙半干旱区农田立体防蚀增效栽培模式(辽宁阜新模式)以防蚀增效为核心,提出了农田立体防蚀增效理念,构建了地上、地表、地下立体调控技术系统。以玉米(谷子)花生间作、高留茬覆盖、年际换位交替间隔深松为核心,配套集成适水密植、沟垄种植、秸秆条带还田等技术,研发垄膜沟植播种机、秸秆间隔条带还田机和深松联合整地机等专利技术装备,制定了玉米花生间作防风蚀种植、玉米贴茬少耕种植等技术标准,显著增强了农田抗旱稳产能力。
       华北半旱地冬小麦两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河北衡水模式)系统地分析梳理华北地区冬小麦的灌溉制度,提出了冬小麦两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以冬小麦水分生产力最大化而非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其核心是减少一次灌水,由冬小麦正常生产的三水灌溉改为2水灌溉,即保留了原来的播前造墒水和拔节水,而取消了扬花水。为降低减1水后的产量损失,采用了抗旱节水品种、深松耕蓄水和秸秆全量还田增碳等核心技术。冬小麦产量由正常生产的500公斤/亩降低为450公斤/亩(即减产10%),减少灌溉用水50立方米/亩(即节约灌溉水30%),冬小麦水分生产力由1.75公斤/立方米提高到1.91公斤/立方米(即提升9.1%),既节水又保粮。
       西北半湿润易旱区农田覆盖集雨高效利用模式(甘肃镇原模式)以集雨高效用水为核心,建立了丰产田与高产典型,形成了“镇原旱农模式”,创新旱地玉米秋覆膜和垄沟覆膜集雨种植技术,解决了春季干旱少雨无法如期播种或播种出苗难的关键,全膜双垄沟播突破了旱地玉米种植的降水量界限和海拔高度限制,增产20~30%;集成创新了夏休闲期覆膜和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丰产技术,增产40%;研发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种植体系,提出以水定密、以密定水适水种植技术,平均亩产823.4kg,增产10.0%,成本降低19%,创造了亩产1014kg、水分利用效率2.54kg/mm亩的玉米高产纪录。
       半干旱偏旱区防蚀稳产增益农牧结合技术体系与模式(内蒙古武川模式)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和防蚀固土先后进行了渐成式等高田防水蚀种植、旱地垄膜集雨机械化播种、抗旱补水播种保苗、垄膜集雨抗旱种植、条带留茬间作轮作防风固土耕作等技术研究;以等高田集雨稳产、粮经饲带状间作轮作提效、生物篱防蚀增益为重点,按集雨等高田合理配置莜麦‖箭豆(苜蓿)、莜麦‖马铃薯、油菜(向日葵)‖马铃薯等粮经饲留茬间作和轮作,以麦类或油料作物收获后的留茬带保护裸露带,实现了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和水土流失减少,促进了“为牧而农、以农促牧”的农牧业综合发展。
       旱地农业学科首席、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表示,下一步农科院将围绕新时期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需求,选择适宜的关键技术和产品,集成应用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和半湿润区适水保土增效技术模式,提高旱农区综合产能和产品品质,实现特色旱地作物优质生产与生态协同发展。

上一篇:【科技日报】58%粮食来自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可持续吗 下一篇:【工人日报】中国的旱地农业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