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2025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5-20 浏览量:

5月17日,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会暨第十八届农业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

中国农科院双碳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实验室主任梅旭荣发布了《2025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低碳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估我国31省(区、市)绿色低碳农业总体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生产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攻坚阶段,区域间发展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和不均衡性,东、中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地区提升潜力较大。

《报告》选取油菜、柑橘和鸡蛋等开展碳足迹核算,发现上述农产品碳足迹稳步降低,低于全球大部分国家水平。同时,精准识别出减排潜力关键环节和区域,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和低碳生产的良性互动,更好地践行大食物观。

《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全口径核算范围;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推动以碳强度控制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加强生物、信息、材料科学与农业减排固碳科技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探索人—地—粮—生态协同发展路径,创建农业农村低碳发展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在会上指出,该报告有三大亮点,科学判断我国绿色低碳农业发展趋势、科学核算我国重要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提出“十五五”时期农业农村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建议。他希望中国农科院持续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进一步优化和强化绿色低碳学科布局,全面加强有组织的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大力研发推广区域适用性强的减排、增汇、稳产技术模式,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孙法军强调,要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强化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夯实科技条件平台支撑,开展农业温室气体监测核算,加快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会上还介绍了“中国农产品碳足迹因子基准数据库”的建设背景、功能定位、建设进展和未来工作计划。该数据库将为掌握我国主要农业产区、农业产业链的碳排放,识别出重点排放源和主要排放环节,确定农产品低碳优势产区,挖掘农业减排固碳潜力提供基础支撑,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会上,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和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签署绿色低碳与乡村振兴项目合作协议。

会议聚焦“气候韧性农业与减排固碳”,交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增强农业气候韧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通过政策保障、前沿探索、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推动农业转型升级,38位专家作学术报告。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5/544179.shtm

下一篇:【经济日报】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