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绿色低碳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怎么补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周子勋等 发布时间: 2023-03-03 浏览量:

编者按

  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那么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民之所盼”。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共同呼声。

343749466.jpg

绿见大势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已经成为2023年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中也将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问题作为重头戏。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时下社会热门关切,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多位深耕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一环是要加快补齐制约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迫在眉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长期从事农村能源与环保领域工作。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注重内涵提升式转变,而不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如污水收集管网覆盖不足、部分基础设施超期服役、垃圾处理设施缺乏、黑臭水体尚未消除、蓝绿生态空间有限等,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迫在眉睫。

  “从现阶段政策导向来看,中央和地方已经陆续出台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赵立欣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都对环境基础设施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赵立欣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各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高峰即将来临,加快建设或提升环境基础设施质量已经成为各地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与“不建”及如何顺利推动项目“落地”等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议题。

  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将释放广阔的投资机遇。赵立欣指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0%,市场日益饱和。但广大的农村市场却仍然是巨大短板。数据显示,我国40%的建制村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78%的建制村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环保设施缺口巨大。这些痛点问题,乘以巨大的体量,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测算,光是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空间就在5000亿至1.5万亿元之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乡—村联动的发展模式正进一步促进环保市场空间的释放。”赵立欣说,农业农村环保市场是最近几年环保产业的一个风口,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根据生态环保部的统计报告,2022年,全国新增完成1.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600多个畜禽养殖大县完成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在26个地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与治理监督指导试点,将15个城市纳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900余个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左右,在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2023年,计划新增完成1.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对不正常运行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改。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环保、能源、工业、矿业、风电、光伏发电、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国家、各地‘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易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环境扩容能力,盘活存量环境资源,为经济发展释放更多环境容量,还将有力拉动投资、扩大需求、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在“十三五”期间,仅我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达到近3万亿元,整个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就更大了。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重视与支持,这方面的投入在“十四五”期间将会有大幅增加。

十大类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值得关注

  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反馈情况来看,“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高频词。

  赵立欣表示,在众多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里,有十大类问题出现频率最高,分别是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不足、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不到位、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垃圾渗滤液积存、工业园区环保水平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问题多发、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够。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今年的提案也重点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问题。他告诉本报记者,3月1日是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周年,虽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但是当前长江流域总磷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根据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二污普数据及相关专题报告,农业面源总磷排放量占长江经济带总排放量的67%。据统计,长江流域畜禽粪污年产生量15亿吨左右,但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治污能力较低,规模以下畜禽粪污直排问题依然突出。

  潘碧灵建议,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收集与处理设施装备水平,并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鼓励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采用“种养结合”等模式消纳畜禽粪污。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研发推广,加快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在易军看来,有四方面的短板亟须补齐。一是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特别是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问题;二是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而目前绝大部分省会城市都还未能落实垃圾分类制度;三是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四是强化提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多措并举加快补短板强弱项

  基于当前我国环境基础设施整体上仍然存在设施能力不足、技术瓶颈凸显、保障体系有待加强等短板弱项,赵立欣建议,从四方面着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

  一是编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重大项目库,加快提升监测监控、应急处置、污染物收集处理、清洁能源供应“四个能力”,推动形成布局完整、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模式,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的集中点或片区开展工业“绿岛”、农业“绿岛”、服务业“绿岛”建设,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治污难题。

  三是鼓励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力度,创新环境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所谓EOD模式,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赵立欣说,截至2023年2月,生态环保部已经向金融机构推送了两批共118个EOD项目入库,包括前期支持的94个试点和后来各地申报上来的24个项目,投资总额为6721.2亿元,融资需求4520.4亿元。

  四是聚焦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等领域,推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固体废物处置体系,统筹加强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开展。”易军认为,对于一些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导致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生产问题的环境问题优先解决。另外,受制于资金与监管体系,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较城镇更加落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中,应予以优先建设。

  让公众颇为关心的问题是,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从哪里来?对此,易军指出,《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已经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指明了方向:通过政府投资结构优化,加大对补短板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序推动基建领域REITs发展;盘活存量资产;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

智库思享

谷树忠:新设“环境资源界”有何深意

■谷树忠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包括笔者在内的85名来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水务、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组成“环境资源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开启未来5年的履职生涯。

  “环境资源界”是今年首次出现的新增界别,给外界传递出非常明显的信号。可以看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设置的专门委员会之一,成立于1998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设置,适应了当时我国发展改革的战略需要,尤其是适应了当时全面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适应了持续关注和研究解决资源环境以及人口发展问题的需要。事实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设置不仅彰显了人民政协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人民政协深入研究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之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历经十年时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然而,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努力,尤其是资源环境领域的挑战、困难、障碍等需要不断加以克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面向未来,我们已经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在于保护好生态环境、利用好自然资源,由此,能否持续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事关能否持续有效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组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协商平台、议政平台;各级政协委员,理应为之出谋划策、资政建言,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从近十年来各级政协委员提案情况来看,生态文明领域的提案始终占据较大比重,仅以全国政协为例,每年全体会议期间委员提交的生态文明领域的提案占到全部提案的15%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超过20%,反映出政协委员对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过去五届全国政协以及地方政协虽然设有人口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但是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多个界别,说明委员来源极其分散,委员的专业背景也十分复杂多样。这样的委员构成,无疑会影响到认识把握问题的准确度、讨论研究问题的专业性。

  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来看,环境资源界别共有委员85人。据初步分析,这些委员绝大多数是长期从事环境资源研究、教学、管理以及经营等工作的代表性人士,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另有多人是来自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局的官员,还有多名从事油气矿产等资源经营的央企负责人。

  可以看出,新设置的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其环境资源专业背景较以前显著增强,这无疑将极大地改善新一届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委员构成,有助于增进研究问题的深度、拓展认识问题的广度,有助于提升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履职能力与水平,可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政策智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樊轶侠:

  我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化转型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下一步可立足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电力、石化、钢铁、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数字化引领数实融合,通过数字技术的牵引、推动实体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升级。从政策上考虑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综合试点建设。此外,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企业,能够为消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提供新的突破口和技术手段。而绿色低碳消费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信息传导、共存机制,倒逼生产领域的绿色转型。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更新学科内涵,加快发展气候法学、海洋法学等新兴学科。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唐新华:

  更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学科内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夯实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基础;增加气候法学、海洋法学等新兴学科,对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海洋权益等问题培养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意见》的出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进一步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17日召开的黄河保护法实施座谈会透露,黄河保护法将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生态环境部2月24日召开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推进会,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正确的策略方法推进相关工作”。

  山东大学黄河生态产品价值研究中心教授张林波:

  着力加强法治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生动力,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保护法不仅要聚焦于流域性的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等生态产品供给提升问题,也要将黄河源区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纳入立法体系,通过立法助推与水源质量挂钩的源区水权交易机制建设,加强源区轮牧、休牧、禁牧等草地保护模式的实施,保证黄河源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对于推动黄河源区持续供给优质生态产品、统筹平衡流域上下游关系、完善流域生态保护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占有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系统分析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姬强:

  近年来,我国家庭层面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社会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接近50%,消费端碳减排成为实现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本次《指导意见》聚焦的首批六大类产品设备包含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多类家用产品设备,也多次提及政策引导消费者选购高效节能产品,这也是消费端碳减排的强有力措施。《指导意见》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就必须从消费端发力,不断提升居民绿色消费理念、鼓励绿色行为,引导低碳生活,实现需求端对供给端减排的有益补充,营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周子勋 赵姗报道


上一篇:【澎湃新闻】赵立欣代表:建议在全国创建一批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基地 下一篇:【人民政协网 】新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