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保证秸秆有序健康供应与利用

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孙眉 发布时间: 2020-11-20 浏览量:

       编者按: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如何处理利用和收储管理数量如此庞大的秸秆成为一大难题,本期邀请专家进行政策解读,并刊发江苏洪泽、安徽天长两地经验以飨读者。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81号批准发布了农业行业标准《能源化利用秸秆收储站建设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对接专家组组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赵立欣研究员牵头组织编写。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赵立欣研究员,请他对这一行业标准进行解读。

        记者:麻烦您介绍一下该《建设规范》的编写背景和意义。
        答: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与其伴生的秸秆资源也十分丰富。“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以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秸秆利用标准化水平为目标,在全国建设了480个整县推进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带动了区域秸秆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秸秆收储是离田利用的关键环节,目前,在一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已经建立了秸秆收储体系,但仍存在秸秆长期存储质量难以保证,消防安全存在隐患、收储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秸秆有序、健康、持续的供应与利用。
        因此,我国目前亟须编制秸秆收储站建设行业标准,明确收储站建设规模、规范秸秆收储站建设要求,保证秸秆存储质量,提高秸秆收储运过程的安全性,为秸秆离田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该《建设规范》编制遵循哪些原则和依据?
       答:本建设规范编写依据国内相关行业的建设标准以及工程实例,并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特点。编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紧密结合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从原料收集到产品应用等全产业链,充分考虑实际应用需求,确保规范具备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坚持用户为主。从全局出发,在做好全面的资源评价基础上,既考虑相关企业和生产部门的利益,更注重农民切身利益,实现广大农民和有关企业与生产部门均可从中获益。
       三是坚持科学完整。本建设规范提出可靠、成熟、可行的建设规范要求,以工艺流程为基础,力求完整无缺漏,体现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同时在时效性方面,技术要求尽量与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相一致,避免起点过低或过高。

       记者:该《建设规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答:本标准规定了秸秆收储站的建设规模、选址与总体布局、配套设施与设备、管理要求、消防与电气、节能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内容。
       适用于打捆处理的干燥秸秆或自然风干秸秆,收储规模1000吨以上的秸秆能源化利用收储站,其他秸秆规模化利用方式也可参照执行。

       记者:秸秆收储站的建设规模及收储能力如何确定?
       答:收储站规模应根据区域作物收获时间、秸秆可收集资源量、收集方式、存储周期以及市场需求量等因素来确定。同时,我们还给定了不同规模的用地面积和收集半径的推荐值。
       本建设规范收储站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类。收储站设计存储量分别为5000~10000吨、2000~5000吨、1000~2000吨。存储量大于1万吨需要根据收集半径分区设置多级收储站。
       推荐用地面积包括秸秆堆垛占地面积、消防通道占地面积、主要和次要运输道路占地面积,以及消防要求与建筑物间距等要求。以打捆秸秆为例,存储量1万吨规模,秸秆捆堆积密度按每立方米150公斤、堆高5米计算,推荐用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推荐收集半径测算采用查阅统计年鉴及文献确定作物产量、草谷比等数据,估算秸秆理论资源量。根据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系数,估算出秸秆收集半径。本建设规范选取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5种农作物秸秆进行测算,取推荐收集半径最大值。

       记者:秸秆收储站需要配备哪些设施设备?
       答:秸秆收储站的设施主要包括进出站、堆料场、堆料棚、辅助设施等,设备主要包括打捆机、抓草机、运输车等。
       进出站:秸秆收储站应设置进出站,应设有秸秆计量和质检设备。同时运输车辆进出站应在出入口处设置地磅设施,对于大中型收储站秸秆进出站质检应配置专用检测室。
       堆料场:堆料场设计应采取分区条垛堆垛形式,堆料场地面应有良好的防潮性能,且宜为硬化地面;堆料场应设置运输通道,不积水、不起尘;同时,大中型秸秆收储站堆料场周围应设置围栏,对不同种类的秸秆进行分类分区存储,并准确清晰地标示种类名称。
       堆料棚:对于大中型秸秆收储站、多雨潮湿地区宜设置堆料棚,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拱形或双坡屋顶,多风地区则采用前敞式或半密闭式设施形式;堆料棚地面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其周围应设有排水沟,排水沟表面应铺设有沟盖板。
       辅助设施:大中型秸秆收储站宜设置监控室,并配套监控设施,宜配置独立的机电维修间和备件存储间;大中型秸秆收储站可配套建设打捆间、办公、住宿、停车等辅助设施。
       配套设备:秸秆收储站应根据规模合理配套打捆机、抓草机、运输车等打捆及运输转运设备,收储站的机械设备及配套车辆应按日有效运行时间和高峰期秸秆量确定,数量应与收储规模相匹配,保障收储站转运能力并留有调整余地。

       记者:秸秆收储站的消防与电气安全方面如何保证?
       答:秸秆收储站应设置消防安全系统,其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防火间距、消防通道设计要求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按照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的工业、仓储建设项目的规定,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设计。消防给水、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应急的要求,站内应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避雷接地设施,并专人进行定期检测及给予必要维修养护。秸秆收储站周围50米内严禁烟火,严禁存放任何易燃性物质,在醒目处设置严禁烟火的警示标示。
       秸秆收储站的供电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大中型秸秆收储站应有人工照明、应急照明和值班照明,消防泵房和存储监控区应设置备用照明;收储站照明应选用高效、便于维护的防尘防爆灯具。
       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量5600余万吨,按照该规范要求,秸秆收储站建设的初投资可减少25%以上,秸秆供应成本可节省4.6%以上,同时有效提高秸秆原料质量,显著减少了秸秆损失率。秸秆的稳定供应,实现秸秆变废为宝,有效杜绝随意堆弃和田间焚烧现象,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同时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直接创造就业岗位,为农民增收节支。

上一篇:【工人日报】中国的旱地农业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下一篇:【科技日报】增温不利高寒草地生产力 牧草自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