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媒体报道

地膜覆盖技术和残留污染防治

文章来源 :环发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4-06-09 浏览量:

    地膜覆盖技术和地膜残留污染现如今成为了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地膜覆盖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科学家发明和应用,最早是用于草莓生产。1978年6 月时任农业部朱荣副部长去日本参观回国后,向有关单位介绍了日本地膜覆盖技术,并要求开展相关研究。以此开启了中国地膜覆盖技术研究和应用。许多人为该技术的应用倾注心血,其代表人物是石本正一先生和王耀林研究员。

    石本正一先生是最早向中国传授了地膜覆盖技术的日本人,20多年来先后105次到访中国,无偿提供相关设施、农膜和技术资料。是国务院“十位杰出国际友人”,中国政府“友谊奖”和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王耀林研究员是我国最早从事地膜覆盖技术研究的专家,在地面覆盖栽培高产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直接带动了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其研究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地膜覆盖的作用机理是提高地温、抑制地表水分蒸发、抑草灭草、抑盐保苗、增加冠层下光照均匀程度和增加反射光等是地膜覆盖的显著特点和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其根本是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发育条件,抗御不良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水和养分,促进种子萌发出土、加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延长有效生育期,从而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的良好效果。一般情况下,地膜覆盖能够使作物生育期平均地温提高3-6℃,增加地积温300℃左右,使0~20 cm 土壤含水量分别高2.6-3. 5个百分点,农田降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地膜覆盖技术已经对我国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地膜使用量从1982年0.6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24.5万吨,增加了200多倍,未来还仍有继续增加趋势。在北方,该技术应用扩大了玉米种植区域,北界北移2-3个纬度,播种时间提前5~10天,每年增产玉米100-150亿kg,贡献了相当于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8。地膜覆盖使西北内陆棉区迅速扩大,棉花播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不到10上升到2010年代的31.8 ,每年增产棉花150-200万吨,贡献了相对于全国棉花产量的20-30。

    与任何一个技术一样,在享受其带来好处的同时,必然也要面对其负面作用。随着地膜覆盖技术普及和应用,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调查资料显示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在71.9~259.1 kg/hm2之间,从区域上看,西北农田土壤中残膜量要远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地膜残留污染主要危害表现在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吸湿性,降低土壤通透性,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肥力,土壤中残膜导致作物出苗慢,出苗率低,缺苗断垄多现象严重,此外,残膜碎片可能与农作物秸秆和饲料混在一起,牛羊等家畜误食后造成肠胃功能不良或者死亡。漫天飞舞的残膜影响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等。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是如此的明显,在目前条件下,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性是我们不二的选择,必须推广应用,绝对不能够因噎废食。同时,地膜残留污染问题也必须重视,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未来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终极手段是新型可降解地膜,当前主要是加大残留地膜回收技术、节约型地膜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

上一篇:【转载】梅旭荣:让科学技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下一篇:【转载】农药残留污染可望通过纳米技术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