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科研进展

北京顺义:示范推广黄储裹包  实现秸秆“变废为宝”——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科技支撑顺义区秸秆综合利用

文章来源 :种植废弃物清洁转化与高值利用团队 作者:罗娟 发布时间: 2025-11-12 浏览量:

秸秆饲料化利用是发展种养循环、扩大草食动物饲料来源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养殖业节粮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国家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以及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的产业服务作用,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与北京市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聚焦高效推进秸秆产业化利用,为顺义区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今年,环发所种植废弃物清洁转化与高值利用团队重点围绕秸秆生态监测、秸秆饲料化利用效果评价、技术模式总结等方面,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根据顺义区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建设工作安排,9月以来,在环发所副研究员、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种植废弃物利用岗位专家罗娟带领下,团队成员多次赴顺义区赵全营镇、木林镇、杨镇、李遂镇、李桥镇、大孙各庄镇等开展调研采样,采集玉米、白薯等作物样品,科学测算农作物草谷比以及秸秆可收集系数,核算区域秸秆产生量、可收集量等资源底数,为顺义区全面掌握区域秸秆资源量、完善秸秆资源台账、制定支持政策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同时,实地走访秸秆离田收储运、秸秆黄贮饲料生产现场,调研顺义区秸秆黄贮饲料技术工艺现状、产业化瓶颈及发展需求,采集秸秆原料及黄贮饲料产品进行检测分析,系统评估顺义区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为顺义区进一步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image.png

图1 秸秆样品采集与秸秆饲料化利用调研

近年来,顺义区农业农村局以玉米秸秆黄贮裹包技术为突破点,在李遂镇率先开展示范推广,逐步形成技术成熟、经济可行、易于推广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环发所将继续依托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协助顺义区持续完善秸秆收储运、饲料化利用产业链,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推动技术在全区示范应用,持续提升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

下一篇: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秸秆高效循环固碳和高值化产品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水稻秸秆还田现场观摩活动在吉林白城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