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党建文化

万众一心抗“疫” 克服困难“复研”

文章来源 :党委办公室 作者:刘赟青 发布时间: 2020-03-25 浏览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抗疫成了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面对疫情的长时间持续,面临农业科研的特殊规律,按照中央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议精神以及全院“不误农时农事、不误重大专项、不误重点工作‘三不误’”的工作要求,环发所积极应对、精准防控。在全面打好防疫情、稳科研的“双线战役”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我们记录了一部分共勉:

加强防控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层层落实

       所防控领导小组以全所同志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最高目标,格外重视、一丝不苟,全面抓好防控,靠前指挥作战,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党中央、北京市、部院党组的战略部署,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忘我工作,当好“领头雁”,做好“勤务兵”,研究制定了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方案等5项与疫情相关工作方案,召开了22次视频会议、发布了22期《领导小组会议纪要》,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及时研判疫情形势,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在流程上理顺、在细节上补漏、在责任上落实、在关口上把牢,毫不放松、慎始如终,切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疫情发生后,所办公区的安全管理及疫情防控压力也随之增大。所防控工作小组组长、党委副书记郝先荣,防控工作小组副组长程艳、郑莹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岗位,公共区域卫生消毒、监控值守、人员排查、物资采购等大小事务,她们都尽职尽责落实,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休息1天。所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坚持“管住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带头做好防控工作,24小时随时在线响应,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广大党员踊跃为疫情防控自愿捐款,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踊跃报名参加大院西门南门门区值班值守。大家纷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环发人的职责,默默的在平凡的岗位书写着不平凡。

突出农村环境改善科技服务,努力阻断病毒传播

       疫情当前,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环发所科研人员自觉主动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部院党组部署要求,纷纷把研究精力进一步投入到科研攻关任务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的攻坚战中。
       畜禽养殖的粪污处理问题一直是畜牧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首席董红敏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全力攻关的目标,也是疫情期间最担心的事情,因为处理不当,很可能会给养殖场、村镇集中居住区的防疫工作以及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该团队针对畜禽养殖废气处理问题制定了河南诸美、北京种猪场、江苏云岗等养殖企业气体污染示范工程方案,为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针对疫情期间不能现场入户服务的难题,该团队全“岗”上班,24小时在线,充分利用网络会议室、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对全国各地在改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线上服务,解答了老百姓的技术疑惑,保证了改厕技术服务不误事、不误时。
       设施植物环境工程创新团队为了保障全国重点农业园区重要设施农业设备正常运行,紧抓在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用于设施农业生产的LED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成果在设施农业园区的安装和使用。向“内蒙古绿能智慧牧场示范项目”、深圳、苏州等农业园区设施农业项目提供即时科技服务。该团队积极参加国家智慧植物工厂联盟支撑防疫工作,牵头编写智慧植物工厂行业标准。

注重疫情影响战略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畜牧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制定了《环发所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联系指导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重点任务及相关要求等,对上海、黑龙江、四川、青海等4个省市9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该工作方案报送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和垃圾的治理等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将加大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学科首席朱昌雄研究员率领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的专家夜以继日地研讨并提出人居环境改善方案及政策建议报告,得到了院领导和农业农村部领导的肯定。经过与北京市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多次线上讨论,牵头完成了《顺义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方案》。
       气候变化与减排固碳创新团队积极评估新冠疫情对农业环境监测科研工作的影响,在疫情伊始就通过线上方式向全国联网实验台站、农户和农企(含合作社)发放问卷,向农业农村部建议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农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

争分夺秒“抢工期”  不误农时和农事

       春季回暖以来,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创新团队最关心也最忧心的是田间那一棵棵小麦苗、果园里那一株株蓄势待发的小嫩芽。该团队积极与北京顺义、河南商丘、河北衡水等试验站沟通开展春季大田试验管理。第一时间组织专家整理形成了包括10大类作物40余种品目的“农事月历表”。通过广播热线、网络直播间、微信公众号文章、线上调研等多种方式,积极为果农提供农事培训、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农业生产不断档、不误时。
       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创新团队为了不让疫情阻断农业生产和科研进展,针对吉林、辽宁、黑龙江、广东、广西等地水稻产区的春耕农情和用药特点,通过线上调研、远程指导等方式组织研究人员和农技人员开展纳米农药大田减施增效试验,结合病虫害监测预警-识别-诊断系统和无人机投放配套技术,安排推广示范方案。同时积极协调推进纳米药物的提质增效试验,组织协调中试基地设计与施工任务。
       节水新材料与地膜污染防控安排基地开展降解地膜的加工,确保疫情期间新材料研发和地膜应用两不误。

密切联系国际机构 深入推进交流合作

       智慧气象与气候资源利用创新团队首席许吟隆研究员从春节以来天天到岗,一直与国际合作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有时在深夜还在与国际机构召开视频会议。通过积极与GCRF、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国内外机构密切交流,促成了国际合作项目“增强东非发展廊道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为了推动完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居辉研究员每周一次视频会,非常时期,非常“在线”。通过努力,该团队在抗疫期间已签署合同或达成国际合作和技术研发意向经费达500万元。
       设施植物环境工程创新团队积极推动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牵头申报国家重点专项“中国-罗马尼亚农业技术联合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国设施农业技术向罗马尼亚和中东欧国家示范应用。
       气候变化与减排固碳创新团队谈判人员在疫情期间无法按时出国的情况下,熬夜在线参会,完成了政府交予的谈判任务,为我国今年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主战场达成理想成果保驾护航。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复工复研,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两手抓、两不误"和我所正式到岗上班为主工作模式的要求,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职工均积极返所复工,他们有的住地很远,有的小孩儿在家没人照顾,有的不会开车等等,大家采取了自驾、骑车、跑步、步行、家人接送、搭车等多种形式到岗,所党委郝先荣副书记专门购买了自行车骑行两个多小时上班。大家纷纷以工作为重,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到岗上班的场面形成了一幅“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美丽画卷。
       老所长林而达研究员大年初四就召集项目研讨会议,商讨如何推动气候变化适应技术落地,对青藏野外基地任务进行了充分研判,战疫情、保试验,为守住春天的希望积极工作。
       科研人员、研究生、科研辅助人员等春节后无法及时返回实验室开展实验工作,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全年的研究进展。生物性节水与旱作农业创新团队李玉中研究员就带头第一个返岗并开放实验室,“亲自上阵”维护仪器、设计实验,连续十几天扑在实验室加紧进行各项实验的筛查和记录。
       节水新材料与地膜污染防控团队严昌荣研究员抗“疫”复工的历程显得尤为艰辛,年前赶回湖北老家过年,为了不影响年后的工作第一时间返京却因特殊的旅途经历需要隔离更长的时间,但仍积极在家办公,协助农业农村部开展疫情对地膜应用的影响调研。该团队首席何文清研究员担心新疆、顺义及山西的田间试验受到影响,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的编制受到延误,隔离期一满便坚守在办公室,在严格管理本团队人员返京返岗的同时,通过视频会议组织制定2020年旱作农业国际会议的筹备方案。
       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创新团队首席曾希柏研究员工作至春节前最后一天才踏上前往美国探望儿子的旅程,在得知国内疫情愈发严重后,毅然决定立即回国恢复科研,几经波折终于买到了最早时间回国的机票。在家隔离期间,积极参与科技部“十四五”两项科研专项建议书撰写,远程指导团队成员在湖南岳阳和石门、河北青县、天津东丽等基地的试验。整个团队齐心协力抗疫复工,学生居家学习不掉队,尽最大可能减轻了疫情的影响。
在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由于篇幅的限制,上面提到的只是“环发精神”的一个个缩影。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曾说过:“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外防输入的压力复杂严峻,环发所全所上下将持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克服各种困难开展科技攻关,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再接再厉再坚持一下,克服困难再努力一下,满怀信心再奋战一下”,共同迎接抗疫阻击战全面成功的伟大时刻。

上一篇:只争朝夕加油干 不负韶华再出发 下一篇:院区防疫一线 有我们环发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