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科研平台
  4. 部级平台

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 2023-05-04 浏览量:

       (一)历史沿革

       2002年11月7日,在第四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评估命名时批准成立(农科教发 ﹝2002﹞10号),首次命名为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2005年通过农业部评审。

       2011年7月,实验室纳入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名称改为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是农业部“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30个综合性实验室之一,牵头农业环境学科群建设。实验室负责指导本学科群下2个专业(产地环境质量、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6个区域(黄淮海、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华南热带、东北、西北)重点实验室、30个科学观测实验站的建设与运行。2016年在农业部组织的实验室建设运行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2022年1月,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通知》,实验室名称调整为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作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学科群的综合实验室,继续指导群内其他16家区域/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科学观测实验站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整体调出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

       (二)研究方向

       瞄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等国之大者和关键科学问题,以推动农业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出绿色化为目标,围绕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与气象防灾减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投入品与产地环境保护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探索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攻关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及稳产固碳核心技术;创新面源污染防控及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创制农业纳米药物与生物基材料等绿色产品;提出典型区域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方案并应用示范。

       (三)条件平台

       1. 基础设施

       实验室主要依托气候变化与减排固碳、智慧气象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象灾害防控、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农业清洁流域、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等团队建设,截至2022年年底,拥有办公和实验用房面积4 270 m2,实验地面积823亩。

       2. 仪器设备配置

       实验室作为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基本条件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于2012年9月获得1 200万元实验室基本建设项目的支持。通过项目实施,购置气体通量/同位素分析系统、植物逆境生理观测系统、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稳态同位素质谱仪各一台(套),建立物联网数据中心,购置服务器及中央数据显示平台各2台(套)、物理隔离网闸1套,定制开发数据上报系统、数据/图像接收存储服务器软件系统、管理应用系统各1套等共计12台(套)。

       截至2022年年底,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总价值1.55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253台(套),价值9 817万元。

       (四)科研与产出

       “十二五”期间,实验室围绕重点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松干流域粮食主产区农田面源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循环农业系统污染物减控关键技术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麦苗情数字远程监控与诊断管理关键技术”等国家级科技项目10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其他类别奖项8项。发表论文38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8篇,EI 13篇,中文核心期刊238篇,其他26篇;主编和参编的专著2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达到30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39项;制定行业标准9项,地方标准8项。累计向各类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29项,其中技术转让收益达280万元,转让收益年均高于50万元。

       “十三五”以来,主持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其中国际合作类5项),水体污染重大专项课题7项,国家自然基金12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完成科技成果评价15项,在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畜禽粪便污染监测核算方法和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 45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 177篇,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篇;获授权专利288项,其中国际专利11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21项,地方标准29项;出版著作131部,其中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92部;获软件著作权125项。各类研究成果在支撑国家气候谈判、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旱地农田高质量发展、中低产田改良、设施种养业环境调控与节能降耗,以及推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双降、解决农田地膜“白色污染”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