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党建文化

扎根旱地 集智攻关 治旱兴农 服务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寿阳站精神诠释

文章来源 :综合办(党办) 发布时间: 2023-09-28 浏览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寿阳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寿阳站”)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太行山西麓的晋中市宗艾镇宗艾村和景尚乡景尚村,始建于1991年,长期从事旱地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试验、旱地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重大技术攻关和旱地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服务,是原农业部旱地农业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原农业部农业环境与作物高效用水科学观测试验站,也是第一批入选的国家农业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2021年成功晋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序列。

32年来,寿阳站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扎根黄土旱地,在清贫寂寞中求真知、探真理,开辟了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的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科研突破,将寿阳站逐步打造为国家旱地农业的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的“田间学校”、国内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积淀形成了“扎根旱地 集智攻关 治旱兴农 服务人民”的“寿阳站精神”。

扎根旱地 源于“旱农人”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

1991年,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陶毓汾、冷石林、汪德水、王崇义、凌碧莹、赵聚宝、陈尚谟、杜建中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牛西午、王久治、古世禄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旱农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山西寿阳宗艾村安营扎寨,将十多间废弃的猪舍改建为实验室和宿舍,在贫瘠的黄土地建起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综合试验区,用一手的试验数据,努力回答在极度缺水条件下“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梅旭荣、张燕卿、张保明、李建国、李克民、严昌荣、李玉中、蔡典雄、王庆锁、王小彬、郑继芳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周怀平、郭志利、杨效民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旱农人”继续探索着我国北方旱地农业高效用水之道,使得一个个定位试验在黄土旱地落地生根,一项项旱作农田降水利用关键技术和产品被攻克,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绿了黄土地,白了少年头”的壮丽篇章。

进入新世纪,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简称“环发所”)郝卫平、马兴林、何文清、龚道枝、孙东宝、顾峰雪、刘恩科、刘爽、刘勤、王建东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来到试验站,蓄力青春、接续奋斗。现任寿阳站执行站长孙东宝,以他乡为故乡,与庄稼为友、与泥土为伴,每年在站时间超过300天。

32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作科所、区划所、兰州牧药所、果树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大学等10余家科研单位的数百名科技人员次第来到试验站,破译旱地农业增产增收的科学奥秘,把智慧和汗水献给了我国旱地农业的科技事业。

集智攻关 源于“旱农人”勇攀高峰的责任担当

32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以寿阳站为平台,瞄准“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目标,牵头整合优势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在旱地生态环境要素监测、降水高效利用基础理论探索、关键技术攻关和区域发展模式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成果奖30余项,成为我国旱地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创新平台。

摸清旱作农业“家底”。寿阳站以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建立了20多个长期基础性试验场,获取200余万条数据,成为支撑我国旱地农业科学研究与战略决策的数据源。依托寿阳站几十年试验数据,系统揭示了北方旱作农业区降水转化规律,探明了主要作物降水生产潜力及其适度开发技术途径,确定了抗旱适水种植的技术适宜性和作物优先序,讲清了土壤增碳扩容、地表覆盖抑蒸、冠层塑型提效的作用机理,创新了土壤—地表—冠层协同调控理论,破解了旱地作物适水种植这一生产难题,为北方旱农区合理布局种植结构并匹配适宜的节水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突破旱作农业“硬核”。先后突破了田间沟垄集雨、土壤增碳扩容、绿色覆盖保墒、水肥协同提效等关键技术,创造性地研制出春玉米秋覆盖和秸秆还田秋施肥、春玉米机械化集雨保墒、适雨种植结构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绿色环保抗旱种衣剂、配方施肥机、全生物降解地膜等产品和装备,探索出的“集”“蓄”“保”“提”技术体系,使旱作农田降水利用率由20世纪初的56%提升到最高达到74.9%,旱作农田春玉米和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1.83kg/(mm·亩)和1.62kg/(mm·亩),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相关成果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领先旱作农业“集成”。“八五”至“九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依托“晋东豫西旱农地区(寿阳)农林牧综合发展研究”国家攻关课题,率先组装集成旱地农、林、牧单项增产技术,首创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农林牧综合持续发展模式,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十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依托“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国家攻关课题,组装集成粮—经—饲农牧结合产业化技术体系,形成旱地农业农牧结合综合优化发展模式,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一五”以来,依托“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创建了华北丘陵半湿润偏旱区秸秆适水还田等抗旱适水种植模式,使寿阳旱农试验区域作物降水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到1.35kg/(mm·亩),粮食产量波动降低了3-4个百分点,单位产量碳足迹降低15%-29%,实现了生产生态协调发展。该成果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治旱兴农 源于“旱农人”旱地生金的不懈追求

寿阳站坚持以服务“三农”主战场为己任,始终让论文写在秸秆果穗上、让成果绘制在丰收大地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建站以来,寿阳站始终坚持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开展了雨水高效集蓄、田间蓄水保水、抗旱抑蒸、改土培肥、保护性耕作、立体高效种植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集成示范,成为指导我国旱地农业生产的“技术包”。1997年3月27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视察寿阳站,给予充分肯定。“十二五”以来,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牢固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理念,充分发挥试验站以及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积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经验,在北方适宜区域大力推广“稳粮-增效-循环”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模式,推广面积累计达5043万亩,新增粮食产量22.1亿千克,新增产值91.7亿元,旱作农业已逐渐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的中流砥柱。

作为旱地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寿阳站的研究成果为中央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战略、重要规划、出台政策、制定标准提供了权威数据、科学依据,政府智库作用日益凸显。

服务人民 源于“旱农人”知农爱农的深厚情怀

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寿阳站始终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己任,充分发挥“近田近人”优势,把田野当课堂、把农民当兄弟,倾心传授旱地种植技术、耐心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寿阳站坚持与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社紧密合作,在当地推广的“三控三增三提升”玉米旱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使玉米亩产连续三年突破1000公斤;立足科学数据为农户选取旱地良种,每年培训当地农民500人次、下田开展技术指导1000人次。积极对接大型农企加大成果转化落地,为寿阳做强农业生产、擦亮农业金字招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有机旱作农业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体现,是新时代赋予寿阳站的新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寿阳站将继续践行“四个面向”,勇担国之重任,传承弘扬“扎根旱地 集智攻关 治旱兴农 服务人民”的精神,推动旱作区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走好旱农之路,让黄土旱地生金!

上一篇:缅怀革命先烈 坚定理想信念—第八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环发所党委赴红旗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