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赵立欣代表:推进废弃物还田利用 提升耕地质量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李晨 发布时间: 2021-03-08 浏览量: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业农村部调查显示,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30年来我国耕地的基础地力下降了至少10个百分点,令人堪忧。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指出,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乡村废弃物的产生量多达几十亿吨,蕴含大量有机质,经有效处理后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是改善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的重要途径。
       赵立欣以畜禽粪肥为例,给《中国科学报》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每年施用畜禽粪肥的面积超过4亿亩次,为耕地提供有机质5600万吨,每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1个百分点。然而,这些乡村废弃物处理利用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乡村废弃物协同处理机制尚未形成。很多地方建设了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厂用于处理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但由于原料单一,部分存在“吃不饱”“晒太阳”的现象。
       同时,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厕所粪污、易腐生活垃圾等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需求十分迫切,一些地方又陆续建设专用于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理设施。
       赵立欣指出,大部分农业废弃物和农村废弃物特性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协同处理具有可行性。一方面,这些废弃物均含有有机质和养分,可经好氧或厌氧发酵后还田利用。另一方面,农作物秸秆和易腐生活垃圾属于高碳有机废弃物,畜禽粪污和厕所粪污属于高氮有机废弃物,通过合理配比可提高处理效率。“不同类型的乡村废弃物协同处理还田利用亟待加强。”赵立欣说。
       其次,乡村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赵立欣认为,乡村废弃物通过发酵处理,达到无害化和完全腐熟,就近还田形成循环利用系统,是较为经济适用的处理路径。然而,以易腐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等为原料生产的堆肥、有机肥和沼肥,在安全性上未得到认可,存在“不敢用”的现象。
       同时,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还存在肥料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施用成本高、还田机械和服务队伍缺乏等问题,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还田利用有效机制亟待建立。
       对此,赵立欣提出以下建议:
       开展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监测评估工作。系统开展乡村废弃物处理、还田利用、养分管理、土壤有机质变化等全链条定位监测与评估,为乡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加强技术标准支撑。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研究相关内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出适宜不同区域特点的典型技术模式并开展示范。研究建立乡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制订系列标准。
       创建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示范县。创建一批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示范县,建设乡村废弃物协同处理中心,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构建合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废弃物处理与还田利用模式。
       出台完善的支持政策。将乡村废弃物协同处理中心相关用地纳入到村庄规划,可使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和一般农用地。研究乡村废弃物农田利用补贴政策,探索与耕地地力补贴挂钩机制。

上一篇:【农民日报】“碳中和”,农业农村得跟上 下一篇:【中国科学报】赵立欣代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